景观规划设计必威betway·(中国)官方网站-综合体育赛事平台范例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5-05 06:52:10    浏览:

[返回]

  BETWAY体育自2005年起,我国就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要将乡村农业与景观结合起来,进行合理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对于农村来说,最大的资产就是拥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因此需要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附加价值,才能真正推动新农村的建设;良好的农村景观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农村的发展,并推动城镇化的建设。目前我国农村的发展不太重视农村景观规划,导致农村人居环境与生产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农村进行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合理规划农村景观能直接为村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还能为村民创造优质的居住环境,并推动农村产业的转型。我国乡村景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农村景观的合理规划也是发扬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舐息之地指的是一个可以让人安定生活的场地,是心归属的地方。要打造这样的一个场地,需要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活氛围以及良好的生活质量,即是体现在景观、文化、经济3个方面。通过对龙家堡村现状研究,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来打造一个可实现的舐息之地。

  在研究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龙家堡村肌理、建筑、产业功能布局、绿化系统的研究,对龙家堡村的景观规划有一个大概的蓝图;再通过对龙家堡村场地区位、交通、自然条件、气候、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实地调研,找到龙家堡村的现状问题并加以解决;并选取了一块面积约42.5hm2,其中农田面积约14hm2的区域(如图1所示),进行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希望通过对这部分的设计助力龙家堡村的整体规划。2.1场地区位龙家堡村坐落于长春市九台区龙嘉街道,毗邻龙嘉国际机场。位于城市未经开发的周边村落集中地带,离城区较远。龙家堡村所在区县主要矿产资源有:烟煤、闪长岩、粘土质页岩陶土、沸石。

  2.2场地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连片,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周围没有工业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及其它污染,是全国生态农业区域之一,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2.3经济。龙家堡镇的主导产业是特种种养业。具体有“两种、两养”,即种瓜菜、种水稻、养蛋鸡、养蓝狐。并已初步形成了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

  2.4文化。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最有当地特色的美食有龙家堡白肉血肠。2.5现状问题归纳通过对场地现状的分析,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居住环境、民俗文化等景观现状,归纳演绎和层次分析,根据完整性和层次性原则,了解到龙家堡村的一些问题:①龙家堡村公共基础设施存在差异性,不利于景观改造的顺利展开。②龙家堡村的特色不明确,缺少竞争力。③其它项目对龙家堡村进行改造时不尊重自然,导致最后破坏龙家堡村的生态环境。④缺少龙家堡村的文化内涵。

  3.1设计原则。3.1.1坚持优秀文化,传承乡村特色。龙家堡有着煤矿产业,丰富的水田、玉米、水稻资源以及民族文化,在场地设计过程中,保留当地文化特色,以煤矿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资源合理保留并利用建立当地景观文化特色,融入民族文化特色,建立乡村人民美好的生活环境,设计总平面图如图2所示。3.1.2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场地设计为龙家堡村居民打造良好景观同时,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设计中的景观理念提供了多样化的空间体验和瞬息万变的感受。漫步在村中,游人的视角和感受也在不断变化中。农田与植被是野生动物与行人的廊道,也为游客从不同位置享受公园的景观,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3.1.3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要打造一个宜人的舐息之地,让村民有更好的居住环境,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就必须地最大程度上保护和开发好龙家堡村的生态绿化资源,包括植物、水源、土壤等自然资源,还包括农田、林地、菜地等半自然资源,丰富景观多样性,提高龙家堡村景观的稳定性。恢复一系列农田肌理,为养殖动物提供觅食区和生态走廊。因为村内水源紧张,可以增植树林改善当地空气的同时,促进雨水下渗,通过回收雨水,减少农田对于灌溉水的需求以及排水输送量,处理和储存雨水花园中的雨水以供再利用。3.1.4突出地方特色。挖掘村庄建筑特色,提取建筑元素符号,并运用到民居改造中,绘制关于当地文化的文化墙,打造自身文化特点;设置多个基础岗位,引导村民共建,调动村民的参与性,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基地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有农业的影响,通过对当地特色文化、肌理的提取和农业景观相结合,体现了农业种植模式的烙印。西面结合建筑规模以休闲为主,东面结合大规模农田,以观赏体验为主,而且也为野生动物和行人提供了休憩走廊。通过用乡土本地植物和更新农田和密林,创造了供野生动物栖息和村民休闲活动良好的地方。3.1.5提高乡村生态活力。通过景观设计将龙家堡村联系起来,并融入新的功能增强乡村的体验,通过建造村民活动广场、雨水花园、街道规整、民居改造等措施,加强乡村自然景观资源与景观设施的联系,丰富乡村景观场所的体验,提高乡村生态活力。

  3.2设计策略。3.2.1整体规划设计。根据斑块-基质-廊道的模式,将农田作为基质,各种建筑、广场、湖泊等作为一个个斑块,各级道路作为廊道,建立一个整体的景观结构,在这个基础上对民居、绿化、街道、广场等乡村景观进行整体的功能规划设计。3.2.2细化功能分区。根据不同的游客及村民的需求,打造多个功能区:一是景观核心区,基本满足不同人的所有需求,是人流主要集中区域;二是休闲景观区,引导人流分散的同时提供舒适静谧的半封闭空间;三是特色农业景观区,丰富乡村景观体验的同时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四是民居发展区,规划过程中必然对部分建筑进行改造,在打造特色民居的同时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3.2.3重视休闲农业。通过对龙家堡村景观要素的调查分析,利用当地的农业特色,合理规划休闲农业景观,将农业景观与地域文化、农事劳动、花果采摘、休闲娱乐相结合,并加强对康养、健身方面的投入,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3.2.4系统分层。按照分层的手法,对场地进行改造,主要分为绿地系统层、道路系统层和村落系统。绿地系统将原有的系统加以完善改造,趋利避害,减小公路对场地的不良影响。道路系统在原来的基础上,划分更多,切合空间结构和使用需求,更加丰富完善。3.2.5点线面结合。“点”主要体现在民居屋前设置有农村特色的景观设施,屋后的院落里种植生产性果树,合理栽培蔬菜景观;“线”主要体现在街道两边景观的处理,可以适当种植蔬菜和果树,四季风景不同,更有田园风味;“面”主要体现在农田景观的布局,协调稻田、果树、麦田等不同农作物之间的关系,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农田景观。

  在借鉴国外乡村景观规划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十分迅速。近几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全国掀起乡村建设的热潮,使得我国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理论体系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乡村景观规划在综合大地景观和乡村人居环境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有效手段对乡村区域进行综合景观规划设计[1],整体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具有高度的综合性[2]。景观要素构成了景观规划的主体内容,因此,对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素的分析,也显得十分重要。乡村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殊区域,其景观也不同于普通的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乡村景观是指在村庄范围内,结合村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在自然基底上叠加村民活动而形成的,是具有鲜明田园特征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环境综合体[3]。

  乡村自然景观是乡村人文景观的构成基底,也是乡村聚落空间的落脚点,主要包括由未受人类活动干扰或干扰较小,基本保持自然状态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组成的自然要素和建立在自然基础上,具备一定生态功能的农田要素。

  自然要素构成了乡村景观的基底,它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因素。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丰富,气候水文差异大,乡村的选址、建筑的形态、植被的种类都与这些因素紧密关联,这些差异也导致不同地域的乡村具有不同的地域性特色和景观风貌。乡村的地形、气候决定植被的类型及分布,创造出独具当地特色的植被景观。与此同时,大面积的植被资源也能对特定区域的气候和土壤产生影响。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文要素是乡村景观要素中最具生命力的要素之一[4]。早期乡村聚落一般择水而居,水决定着乡村聚落景观的布局形态。乡村中河流、湖泊、湿地、沼泽等水资源的存在,都会使乡村景观类型变得更加丰富。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自然要素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对其合理利用对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农田作为乡村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乡村的象征。它是村民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既具有景观效益,又兼备经济、生态价值。农田景观是大多数乡村的主要生产性景观,空间布局多具有分散性、多样性、地域性及不规则性的特点。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打造乡村农田景观时,一般除了保留农田最基本的农产品种植功能外,为了迎合观光游客体验生产劳作的乐趣,还要引入了田间作坊等生产性场景设计,使人们真正体验到乡村的田园生活。

  乡村人文景观是在乡村范围内,人类与自然相互碰撞的产物,是村民长期活动产生的具有地域性的场景。其主要由有形的如乡村聚落、建筑、基础设施等物质性因素和无形的文化等非物质性因素两方面组成。

  乡村聚落建立在自然基础上,与村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承载着村民生产、生活的记忆。受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是经过历史长河自发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村民集中生活空间,是体现场所感、地方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乡村聚落景观是建筑、街道、基础设施等人为景观的总和,反映了乡村的平面布局形式和基本形态。在进行聚落景观设计时,应遵循聚落景观的自发性,延续原有的村庄聚落特征。

  乡村建筑作为村民生存居住的最直接环境,是乡村人文景观的重要构成之一。区别于城市建筑,受地方气候、自然条件、风俗文化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建筑风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民居是乡村地域性特色的表达形式之一,近年来,具有本地特色的民居成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村庄每户建筑周边的庭院也是乡村建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生态、绿化功能外,一般还具有农作、饲养、手工等生产功能。

  乡村基础设施要素是为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主要包括道路、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配套。完备的基础设施是乡村宜居生活的重要保障之一,可以给村民的生活提供便利,提高村民的幸福感。此外,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公共服务配套也能给外来游客带来更加舒适的体验,是乡村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条件。

  乡村文化是乡村景观实质内涵的集中体现,不仅反映乡村的人文地理特征,也记录了本地村民活动的历史,表达出一个乡村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精神[5]。无形的文化景观主要包括村民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信仰、文化娱乐等方面[6]。乡村文化不是一个可触碰的设计实体,它借助某个具体的物质传达自己的思想,与此同时,也赋予这个实体以灵魂,展现独特的村庄印象,这个过程贯穿整个乡村景观设计。因此,将地域文化要素渗入到乡村景观设计是避免乡村同质化的重要手段。

  乡村景观规划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了乡村景观生态学、农学、地理学、建筑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乡村景观要素涉及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两大类。自然景观要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和具有生态效益的农田要素;人文景观主要包括聚落要素、建筑要素、基础设施要素、文化要素等方面的内容。不难看出,乡村景观要素与乡村“三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乡村自然景观要素是生态要素,而生产和生活要素构成了乡村的人文景观。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彼此之间相互关联,是发展共同体。因此,对于乡村景观要素的设计也必须既要从个体的角度出发,也要进行整体把握。合理分析运用宏观、微观层面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合理地规划乡村的环境,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农村生态环境,2001(1):52-55.

  [3]卓美行.基于城乡一体化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2.

  [4]吴小华.村落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构成及其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2013(9):14-21.

  [5]孙艺惠,陈田,王云才.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6):90-96.

  寿光市隶属于山东省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平原地区,地理条件良好,交通便利。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集中在夏季,全年盛行风向偏东南风,河流和地表径流自西南向东北流动,地貌主要有河滩高地、坡地、平原等,弥河是境内主要河流。2000年,寿光开始创办蔬菜博览会,打造了蔬菜高科技园、生态农业园、生态林海博览园,并不断发展新型农业栽培养殖技术,在盐碱地区成功栽培无土蔬菜技术。目前寿光的高科技蔬菜栽培技术已经达到空前高度。同时,寿光还不断把最前沿的蔬菜栽培养殖标准、农业生产技术推向全国各个地方,每年有将近70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在全国各地建设农产品园区以及指导蔬菜生产。2018年,寿光发生洪灾,对寿光蔬菜种植造成了重大打击,弥河作为最重要的一个生态节点,集中暴露了弥河流域的生态问题,景观缺乏韧性,导致雨季容易产生洪涝,旱季干旱。近年来,人们对于弥河的修复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人与自然从对抗走向相融,期待以一种更和谐的方式处理河流与人的关系。

  2.1现状河道分析。受区域内自然条件的影响,目前基址内南部水流量较丰富,北边在枯水季节易出现干枯、断流现象,需清理淤泥。河流两岸的植物生长较好,城区的景观环境优良,郊区主要是农田、蔬果大棚基地以及村庄。但目前河流两岸的情况相当混乱,需要处理大量的废弃物和杂草。

  2.2道路分析。现状场地道路主要有乡村公路、省道、高速、铁路等多种类型,交通方便,荣乌高速、大莱龙线经过,农村与城市的交通均很便利。

  2.3土壤状况。由于寿光上层土壤属于弥河冲积物,因此大部分上层的土壤含钾的堆积物越来越多,成为理想农业栖息地;而滨海土壤的盐蚀成为农业生产的一大障碍。场地位于弥河中部沿岸肥沃土地上和河流的高原岸边,土地主要是滋润的一层,低层和潮土的地方对小麦、玉米等作物来说,营养充足、通透性、保肥保水能力强,适合一年两作,是寿光的蔬菜基地。但缺磷、土壤板结、生长缓慢,所以在种植时要做好水肥配套设施。

  2.4植被分析。现状场地的植物主要分布在河流和道路边,生长状况参差不齐,同时缺乏多样性。人工种植的乔木主要是白杨树、金合欢树、刺槐、泡桐等,河流沿岸以及水生植物主要有芦苇、菖蒲等,农作物品种主要有小麦、玉米以及大面积的大棚蔬菜。植被资源整体布局较为混乱,缺乏系统性规划。

  2.5旅游资源。寿光弥河处于寿光市的旅游休闲区,弥河生态环境良好。沿海农田和村庄的保护相对完好,与寿光城市群建立了便利的交通网络。全市以耕地为基础,创建新型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代娱乐旅游服务业和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特色农业旅游美食项目,为游客提供野生农业资源。

  使河流及其周边场地都具有一定弹性,从而把自然灾害产生的影响调节到最小。让当地人民不再遭受旱涝灾害,同时创造亲水区域,带动大棚经济、旅游产业发展,弘扬当地蔬菜科技文化。

  4.1设计概念。“弹性城市”让河流成为唤醒新区生态血脉的纽带,让弥河成为滋润城市成长的引擎,滨水地区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地区,滨水成为城市公共交往流动客厅,让弥河成为城市文化之光。

  4.2设计策略。4.2.1弹性城市。弹性城市中的“弹性”一词来自生态学概念。这意味着该系统可以在外力侵害中幸存下来,并且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可以快速恢复到其原始状态,同时保持其主要功能、结构特征和自我调节能力。后来,弹性的概念与处理城市及其邻近区域的工程建设、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布局以及对未来发展预测相结合,提出了弹性城市的概念。它被定义为城市在面对结构和流程的重组与变化之前可以解决和变化的能力和程度。复原力的概念在城市水系统的管理中很早就被应用,然后在洪水灾害损失控制,分析发生洪水灾害程度的大小,在受洪水威胁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管理中被应用。4.2.2弹性河岸设计。弹性堤岸设计的主要策略是将传统的硬防洪堤提升为具有防洪功能,生态效益和使用功能的柔性河道景观。河岸层次增加(河前植被区,内河湿地净化区,梯田带)。驳岸处理分为3类:护石、粗沙护坡、缓坡草护坡,参观者将体验到水位的变化。河前植被区:在河道的两侧留出足够的空间作为预留区域,以防洪水时淹没,以减轻和降低洪水的水位和流速。该保护区可设计成以植被景观为主的潮滩、沼泽或柔性河岸。该地区在洪水季节被淹没,同时在蓄水中发挥作用。这是缓解洪水压力的第一个障碍和关键点。洪水期过后,可以在净化水的同时依靠自然景观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到原始栖息地状态。梯田带:在北部地区,高水位季节和低水位季节之间的水位差异很大,在高水位季节很可能发生洪水灾害。因此,横截面设计采用楼梯景观设计,它适应于不同水位的河岸,并可以解决水位大幅下降的问题。4.2.3分散疏导设计。除了“防洪”外,灵活的防洪措施还需要以分布式方式分散洪水。传统的防洪堤被拉直,不仅减少了生态效益,而且还造成了过多的水流量。阻止或聚集洪水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灾难。分散洪水更符合自然规律,而不是将洪水集中在特定位置。弹性洪水控制通过增加堤岸的曲率来减缓水流。同时,可以将洪水量转移到分水渠中并降低洪水位。以柔和的方式将洪水引到正确的地方,不仅可以减少洪水的风险,而且可以创造出丰富的景观效果。4.2.4生态适应设计。良好的河流生境是所有设计的基础,而植物是创建河流生境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可以种植更多的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来净化水,可以种植具有洪水和淹没适应性的湿生植物,并且河滨景观应该以本地物种为主,在洪水季节,植物群落的景观可以发挥水的渗透作用,同时保护土壤并防止水土流失。洪水期过后,适应能力强的植物可以自愈并净化从河中流出的水,河岸与河流相连,形成观赏性植物景观。

  5.1总体布局。结合弥河的自然与旅游资源,构建“一带两环四段”的弥河活力中心区,强化南动北静的两岸特色,活化边界,构建活络、曼妙的品质空间,蓝绿交融提升滨水空间品质和效益,增加更加丰富的绿色空间规模和绿地类型,满足不同市民、游客的多种公共活动需要,创造通而不畅的驻足、欢聚、徜徉观赏区。

  5.2分段规划。5.2.1河道分水段。功能定位:弹性河道与水体保护。设计特色:生态弹性驳岸与湿地岛截水。使用地形增加场地丰富的高差变化,为20年甚至50年一遇的洪水预留空间,强化湿地岛的保水、蓄水作用增加多层次的植物种植,使用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有利于水体生态平衡的水生植物打造滨水空间,修复河道环境。5.2.2生态湿地段。功能定位:生态公园。设计特色:生态旱溪、儿童戏水、水净化展示。把排污检查井以雨水花园的方式进行处理和改造。收集到的雨水经过沉降、生物净化等处理方式后排入河道中,通过互动装置等将雨水净化流程展现给大家。除雨水系统外,增加景观用水体系,并设置儿童亲水活动设施。设计跌水瀑布和亲水平台,增加人与水的互动。5.2.3城市休闲段。功能定位:景观走廊。设计特色:疏散交通,城市节点。知性、友好、宜人、流动。城市休闲段距离市区最近,是河流景观最主要表现的区域。创新广场作为主要城市节点,广场作挑空处理,三级园路可在下方穿过。使用音乐喷泉作为城市形象魅力聚合节点,活跃创新氛围。增加大面积的停留与展示空间。检查井置于盖板之下,作艺术化处理。5.2.4工业文化段。功能定位:工业文化表现。设计特色:植物配置上多采用成片的种植,体现工业文化简洁整齐的特点。扩展滨水步道,增加多样化的生态景观种植。通过交通组织优化,扩大滨水景观空间,营造中心区庆典草坪。增加艺术构筑,丰富场地工业文化活动内容。

  6.1植物种植设计。6.1.1本地化原则。在设计植物栽培时,必须首先考虑对自然因素的协调,例如植物区域的地理和地质条件,气候,生态环境,水和土壤环境。优选的本地植物群落点景“大树”、丰富的本地植物群落“乔木”、低成本维护的本地植物群落“地被”、适宜的本地植物群落“水生植物”都体现了本土化原则。6.1.2生态学原理。植物美化环境必须利用植物群的共生伴侣特征,以确保在生态可持续性原则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多种层次和特征的植物景观。6.1.3体系化原则。在种植设计中,植物景观建设应强调整体构思。在空间级别上,通过集成创建了一系列有机连接的节点,并加强了节点之间的连接以形成整体分层的起伏。

  6.2水系统设计。保证常态稳定的适合生物生长水流、水深和低水生境。采用适宜性植物保持水质、稳定饱和溶解氧浓度。通过增加低溢水堰形成微动态生境变化。在非阻止洪区种植大冠树木,减少日照影响,稳定水温。创造优美、人与自然和谐交流的滨水生态景观。

  6.3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是场地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整个河道设计了一系列滨水生境来净化受到污染的河流,通过回水净化的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善,植物吸收,微生物分解、吸收、过滤等措施有效净化废水,跌水给水体增加氧气,人造湿地用来沉淀、过滤水体中的杂质,湿地中的多种水生植物被用来吸附水中不同类型的污染物,进而为游客提供愉悦体验的同时净化水体。

  弥河的治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使河流与人们“和平共处”成为社会热点问题。2018年8月,寿光弥河流域发生的特大洪灾,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甚至导致全国菜价普遍上升。经过共同努力,试图利用弹性景观理念尝试实现河流与人“和平共处”,从而解决因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河道调节能力差所导致的旱涝问题。本方案的成功,对解决与弥河有相同问题的河流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希望未来河流周边从不断对抗河流到与河流相融,人与自然能够更和平地相处。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提出,为黄河沿岸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生态引领,文化传承”的开发理念,为黄河下游沿河景观塑造指明了方向。2019年,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同时对黄河下游沿河开发提出要求:下游的黄河三角洲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黄河中下游是沿岸平原地区森林湿地的集中区,黄河流域山东下游段是山东地区乃至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生态组成部分。滨州黄河植物园景观规划以自然资源保护培育、构建环渤海地区生态空间结构、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黄河下游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对标滨州“河宽滩大、风情秀美、宜居宜游”的城市形象进行开发建设。

  滨州黄河植物园位于滨州中心城区的南部,距离市中心约5公里,南至南外环路,西至渤海十八路,北至长江五路,是黄河沿岸南海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区规划范围面积约为794.0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为197.71公顷,农用地面积约为215.26公顷,林地面积约为189.56公顷。场地中湿地植物群落植被以莲、芦苇为主,沿水岸分布少量的杨树片林,风景林植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南端新建的海棠园。

  滨州黄河植物园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的都市绿肺为规划愿景,以“开放融合、适地多样、自然生态”为规划理念,依托黄河和南海,利用场地优势资源,以现有地貌、植被为出发点,以植物景观为造景主体,传承场地自然与人文特质。项目规划进行了系统整合和贯通,串联起植物生境、河湖水系、生命生活、文化血脉、能量发展的脉络,打造滨州城市南部片区特色植物园。

  滨州黄河植物园以“开放性、机遇性、有机性”为规划目标,浓缩滨州自然环境的特征、收集适宜滨州生长的植物资源、传承滨州地域文化、延续城市的自然命脉。首先,开放的城市公园是指开放性的自然生态空间,连续性的地形、地貌,将劣势转为优势,打造层次丰富、空间变化有致的生态城市公园。其次,机遇创造价值。不仅传承滨州浓郁的文化特色,还通过建设植物园来带动周边相关产业,使植物园发挥更大的价值机遇。最后,有机的生态综合体是通过有机的科研、科普、景观、休憩的综合新模式和有机的文化特色载体方式,建立“城市绿肺”生态综合示范区。

  滨州黄河植物园景观规划以生物多样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基地、生态休闲胜地、科普教育原地为功能定位,遵循了以下四项设计原则:第一,差异互补原则。按照全市城市森林布局的要求,完善植物体系,与滨州植物园形成姐妹植物园关系,功能各异,特色不同,分工协作,差异互补,避免雷同和重复建设。黄河植物园设置温室、药物园等,其内容和形式与老园新老互补,各显特色。第二,原生态设计的原则。突出“生态优先”,坚持走综合开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充分珍惜、保护和利用滨洲市原有的河流、水系、植被等珍贵要素,以及部分值得保留的人文建筑,尊重原有地形地貌,稳定区域植物群落,加强生态保护,完善景观生态系统格局,形成河流、坡地等多样化的生态类型,确保植物品种多样化,形成生物类型各异、植物群类多样、季相变化丰富的景观空间,从而以最小的投入创造最佳的效益。第三,科学艺术相结合的原则。以科学为内核,以艺术为外观,坚持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使其真正具有科学内涵,确立植物园的科研、科普功能。同时,设置上超越一般枯燥的科研机构和科普场所,建设具有精彩景观面貌的城市公园。第四,特色创新的原则。突出地区植被特色,建设华中地区植物群和城市物种多样性的展示中心和重要的生态基地。同时,在规划理念、建设内容、分区布局、规划特色和运行机制等方面适应时代的需要,建设具有时代感、创新性的特色植物园,突出具有创意、互动性强的游赏、认知体验。

  滨州黄河植物园依据建设具有滨州特色的综合性植物园,打造具有滨水特色的滨水植物园,设置具有创意的互动体验式植物主题园,构建蓝绿空间协同发展的海绵生态园的规划策略塑造。第一,合理的功能分区。园区内设置了10个主要功能区域。其中,室内植物展销区:位于场地的西北角,温室包括热带雨林区、沙生植物室、热带兰花区、阴生植物区、经济植物区、奇异植物区、热带水生植物区等。除了特色温室植物展示外,还可进行交易,具备科普展示、科学教育、植物交易等多种功能。森林涵养带:位于新立河东侧与植物园交界处的条形地带,种植大量滨州本土植物,既净化环境、美化城市,又使城市道路与植物园相隔开来,形成独立的游园空间。科研生产管理区:位于场地出让地块的南侧,包括科研区、配备温室、试验生产苗圃、检疫苗圃、标本馆、种子库、生产管理用房、专家公寓等。南海花溪景观区:位于南海东侧,是花海和大地景观观赏区,根据滨州四季的不同特点种植花卉,如春种油菜花、郁金香,夏种向日葵、薰衣草、百合,秋种波斯菊、月季、油葵,冬种羽衣甘蓝等。同时在此区域配建观景塔、教堂等特色建筑,创建网红打卡点,吸引游客到此参观。湿地涵养观光区:核心为鸟岛湿地景观,包括原生态鸟岛、芦苇荡、滨水栈道、?望塔、观鸟台等。特色农业观光区:位于场地东北侧的几座特色“小岛”,包括桃花岛(民宿、商业)、竹林苑(可配建教堂、书屋等建筑,丰富岛上的业态)、碧水庄园(可配建私人会所、示范农庄、有机生活体验馆等)。植物核心展示区:包括特色花卉园(各种适宜在滨州种植的花卉)、月季博览园、中华草药园、濒危珍稀植物园、岩石园等,根据滨州的自然条件和植物特点,筛选观赏性高并能适合露地生长的植物形成各专类园,是植物园的核心展示区。黄河沿岸彩叶带:建设大色块、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大堤景观带,形成“结构优、景观美、功能强、效益高”的多彩景观廊道,实现单一防护功能向生态、休闲、娱乐、生产复合功能的转变。植物主题游憩区:位于植物核心展示区的南侧,每个小园区有不同主题功能,包括儿童植物园、食用植物园、百果嘉实园、芳香疗养园、造型植物园、水生植物园、园艺体验园等,使人在观赏的同时,与植物互动,以植物为载体,利用室内、室外环境布置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植物游戏设施,吸引各年龄段的游客,加强游客认知和参与,成为一个了解植物知识的大课堂。最后,入口服务管理区则包括集散广场、停车场、办公管理区等,具备导游、服务接待、电瓶车租赁等功能,为游客提供导览、宣传咨询等服务。第二,科学的交通系统规划。滨州黄河植物园景观规划以人为本的组织景点,在突出交通功能的同时,兼顾旅游者的游憩需求,将景区道路规划建设成为气氛轻松、游憩设施完备、景观视线优美的休闲、观光、游憩场所。滨州黄河植物园区道路体系共分为三级,分别为城市道路、园区主干路、园区支路。其中新立河绿道新建长度约为2200米,贯通周边各个园区的同时展现新立河滨水特色。滨黄河大坝漫步道规划在项目内沿黄河大堤,新建长度约为6000米的漫步绿道,这两条道路是上位规划中重要节点和园区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路设计时充分考虑景区内的自然和文化环境,通过采用本地特有的材质铺装路面或按照本地独特的社会文化风情设计沿线景观。第三,结合片区原有湿地和水域,规划以“张肖堂干渠”和“南环河”为主要水脉,贯穿全园并与南海相连。张肖堂干渠构成北侧入口水体景观,适当地方扩宽水系。秦台干渠与点状水体相连,形成完整通达的“活水”系统,满足园内用水需求和观景需求。通过水系的连通形成若干湿地岛屿。原有点状水塘通过合并、扩大、相连等形式,形成“荷塘月色”等观赏性高的滨水景观。第四,特色的景观节点设计。景观节点是设计的亮点,滨州黄河植物园以现有地貌、植被为出发点,传承场地自然与人文特质,打造极富滨州地方特色的景观节点。湿地涵养观光区以生态修复、自然涵养为原则,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满足人类社会的生态、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植物核心展示区作为植物园中心大景观,以滨州“市花”月季为主要观赏对象,形成开敞的特色主题景观空间。室内植物展销区内设置两处玻璃温室,营造热带植物的生长环境。特色农业观光区以收集、展示不同类群的水生植物为主,营造出一个丰富多样的水体景观。植物主题游憩区以休闲农业为主题,民俗文化为依托,将“生产、生态、生活”相结合。南海花溪景观区则以赏花经济为主导,以特色节庆为引领。黄河沿岸彩叶林带建设大色块、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大堤景观带,形成“结构优、景观美、功能强、效益高”的多彩景观廊道。

  1.1公众服务价值。城市公共空间从宏观的角度讲只是以城市环境的内容或形式存在,从人本的角度讲,空间使用者为空间附加了使用者自身的情感和意图,这时的空间环境才具有了它功能的意义[1]。滨水公共空间是城市中空间环境较为优质的区域,从古至今,水对人具有较强的渴望和向往。如今,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滨水区更是城市居民对休闲旅游、交往、健身娱乐活动的理想空间场所。较之非水滨空间而言,视觉上更加通透,更具有公众性和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范围更广。人们可以与水形成呼应,在滨水空间观水、听水、嬉水,开展交流、休憩等各种各样的公共活动,使人获得亲近自然的放松体验。达到滨水区的人群数量更广,不仅是本地居民还有游客,人群年龄层次更多,因此,不仅要满足居住和商业办公等私有活动,对于滨水区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时要加强开放全时性和空间的可达性以及人性化,多方面、多功能的满足不同人群的自发性活动和需求。

  1.2经济价值。滨水地区土地资源有限,地价和租金也更加昂贵。对于滨水区的开发一般有两种倾向,一是以“私有化”开发为主,以大量住宅和商业等封闭空间为首进行开发建设。另一种是“公有化”的方式,以公共空间建设为主。有相关研究对此做了进一步的经济分析测算,采用第二种方式能够获得的长远经济利益。将公共开放空间尽可能靠近水面,不仅可以增加滨水区可达性,而且丰富多样的开放空间增加了周边建筑的开敞界面和视野。同时可以带动城市腹地更多的土地收益[2]。就目前而言,重庆主城嘉陵江两岸建设项目八成以上都是高层住宅建筑,短期经济效益可见一斑。但是长此以往,问题将逐渐显现,当局政府也开始重视并通过各种方法弥补后果。

  1.3文化传承和形象展示价值。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发源地,具有较好的城市文化底蕴,蕴藏着地域的人文和社会内涵,滨水公共空间不仅要满足丰富的公共活动需求,也是展示城市形象、城市内涵和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区域,要担负起传承和弘扬地域的传统文化的功能,使城市空间的地域特色更加鲜明。临江区域借助河流在城市中的形态容易获得清晰的都市意象,滨水空间的景观是城市意象生成的主导因素。城市形象是内在历史文化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总体特征和风格的集中表现,利用滨水区是最能充分展示城市景观、城市形象、城市历史化内涵、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区域。

  1.4生态价值。滨水区处于城市陆地、水体的相间地带,具有两者的共性,并受到两者的共同影响,呈现出生态的多样性,是城市中生态环境中最为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但重庆主城由于滨江路的建设,生态敏感区被恣意占用,大部分腹地空间与滨水区隔离,成为生态环境中的荒地,山体天际轮廓线遭到破坏。加强城市腹地与滨水区的生态景观联系,打通城市山体与滨江地区的生态廊道,重构城市的生态景观系统,同时营造轻松休闲的环境氛围。

  2.1特征及目标分析。九龙半岛,三面环水,与大山铜锣山脉隔江相望,长江与半岛呈“环抱”状态,滨江岸线的曲线饱满而优美,同时具有立体“3D魔幻城”的地形地貌,依山层叠铺展,整体形成大山、大水、大城的壮丽画景。用地条件规划(见图1)多为商业、文化、高等院校用地,滨江区域发展基础良好,人气充足。主要交通条件有成渝铁路公交化增设黄桷坪站点,18号线m左右设置川美站、黄桷坪站、电厂站等,公共交通较为便利。现状绿地主要以滨江绿化为主,腹地绿地较为零散。结合场地特征,规划将滨江绿地向腹地延伸,联系主要文化景观节点,与滨江形成完整绿化体系,提出打造集美术体验、文化历史、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文创展示水岸,构建长江文化艺术“T台”。结合腹地功能,核心打造“一台、一场、两馆、四园”,共同构建重庆美术公园。一台:美术T台;一场:视觉SHOW场;两馆:九龙美术馆、电厂博物馆:四园:户外装置园、西部美术双年展园、雕塑园、中苏纪念园。

  2.2设计方法。2.2.1与城市腹地紧密结合。根据与城市腹地的用地条件和城市肌理,分别划分了江滩生态T台区、电厂美术T台区、南站轨迹T台区这三大功能分区。电厂美术片区北规划黄桷坪大桥,南至李家沱大桥,西至重庆电厂成渝铁路防护带规划滨江道路,东至长江水崖线。工业遗产特色明显,美术半岛需体现,成渝铁路内移,释放滨江空间。如何通过滨江来破题,是片区的核心议题。在规划结合重庆电厂改造,周边以美术博览交流会展、文旅文创等功能为主,明确该片区艺术主题,打造江滩画韵重庆美术公园。设置了雕塑公园、九龙美术馆、户外装置公园艺术T台、艺术江滩、视觉SHOW场、中苏纪念园等主要节点空间。南站轨迹T台片区,北至龙凤寺,南至规划黄桷坪大桥,西至成渝铁路防护带,规划滨江道路,东至长江水崖线。该片区现状改造,打造商业集聚区为滨江区域引入大量人流,主要考虑如何挖掘片区历史资源,延续片区文脉,激活滨江区域的问题。将结合重庆南站、九龙铺机场、九龙铺码头等历史资源,打造集铁路文化、机场文化、码头文化为一体的历史纪念园。而江滩生态T台片区,将结合溪上桃林植物,打造一个生态科普江口公园。2.2.2江岸生态复绿。项目范围内高差较大,分为多级台地,坡度较大的场地,不易形成安全的停留空间[3]。北段南站区域分布着大片平地中段电厂区域由于码头也分布着大片平地南段桃花溪区域为自然坡地为主。北部平坝阶地型:坡度较小,为沙土生境中部河漫滩型,主要为滩地块石生境。南部浅丘坡型:坡度一般,壤土、块石混合生境为主。南站轨迹T台片区,周边规划绿地,从滨江延伸至腹地。王家大山与滨江形成了良好的视觉联系,现状硬质空间较大,消落带区域绿化较好。根据水文条件,百年一遇水位为194.4m,20年一遇为191.6m,五年一遇为186.6m,常年高水位为175m,常年低水位为165m。规划滨江绿化渗透到腹地,绿化较为连续成体系现状,核心区硬质空间较大,规划29.7hm2消落带空间进行生态治理,5hm2水源保护地生态保育,4hm2桃花溪入江口生态修复,9hm2硬质空间转化为生态景观空间,绿地率提升至80%。2.2.3构建便捷共享游憩带。电厂美术片区现状轨道18号线号线在周边设置电厂站、川美站,距离滨江区域500m~1km,交通较为便捷,南站轨迹T台片区,现状有成渝铁路,公交化改造设置黄棉坪站点。轨道18号线号线设置黄棉坪站、川美站,距离滨江500m~1km左右。规划通过三道体系贯通打通3个贯通难点,通过垂直电梯、梯步、道路下沉三种桥梯驿方式连接腹地,平均500m~1km设一个桥梯驿。2.2.4打造人文荟萃风貌带。九龙半岛是抗战历史见证、工业文明先锋、当代艺术圣地。因此,规划将电厂美术片区以重庆电厂为代表的工业文化,以川美、涂鸦街为代表的美术文化(见图2)。南站轨迹T台片区的九龙铺机场、九龙铺码头、成渝铁路、重庆南站等,为区域内最核心的文化资源,历史底蕴深厚。但是铁路、机场、码头等历史要素主题彰显不足。重新构建历史文化体验环线、现代艺术体验环线结合九龙铺码头、九龙铺机场、铁路南站构建9.2hm2历史纪念园结合川美、电厂,打造长67hm2江美术公园(包括13.6hm2现代艺术广场、3hm2中苏纪念广场、1.5hm2雕塑园等)利用40m高差和错落的山脊线层风景线条特色主题环线条特色主题环线]朱晓东.城市滨水区公共空间与公共活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2]杨保军.滨水地区城市设计探讨[J].建筑学报,2007(7):7-10.

  根据2015年12月20日12月21日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上中的讲话精神,我们知道,“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不止于物质空间,还涉及软环境(社会、文化、行政)的修复、修补,这是使城市品质提升、风貌形象优化的重要工作。滨水区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改造都影响着“城市修补、生态修补”工作。在《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作者在理清两者关系的同时,站在城市“双修”举措视角下,对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分析,指明滨水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规划好城市的整体空间形态,包括城市的边界、节点、轴线特色片区等,以便融入城市之中;其次不管是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建筑形式都应该符合当地的地域特色,且保持与周边地块、建筑相协调,能够传递当地的人文特色;再者滨水区的照明建设与改造应以保障夜间安全为基本要求,以突出城市总体格局意象为目标,以人的活动空间及视觉感受为重点,此外滨水区的绿地建设与修补应该对当下城市绿地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有针对性地分门别类,因地制宜地提出建设和改造的策略和措施。总之,作者以城市“双修”举措入手分析滨水景观规划设计,重在突出本书研究结论,在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与规划时不可一味地注重突出设计者、领导者的需求与品味,或单纯关注滨水景观建设带来的益处,而忽略实际情况,如此容易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一个城市或地区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由于自然条件、历史背景等多方面差异而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感知特色,即地域特色。地域特色与城市景观规划相辅相成。一方面,城市景观规划以尊重地域特色为前提,统筹城市各类要素;另一方面,地域特色可以为城市景观规划相关人员提供合适的设计定位、设计依据、设计策略,有效引领前期工作,并贯穿工作全程。

  城市景观设计者在调查当地资源情况的基础上,得出该地区突出特征的概括性描述,结合专业知识形成能最大限度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的引领性设计概念。

  从彰显地域特色的设计目的出发,评估现有景观资源的利用价值,对各类景观资源加以取舍,形成有针对性的设计构思。

  在确定设计定位和设计构思后,利用专业知识和规划设计手段组合设计元素,形成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方针,为下一步具体的设计改造作铺垫和指导。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多规合一”是重要的实践举措之一。城市景观规划作为其中的一种工作类型,需要进一步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目标,贴近“区域、要素”纵横衔接的协同要求[1]。这就意味着城市景观规划需要回应上位规划自上而下的宏观引导,并与相关规划保持较好的衔接关系,有效对接城市公共空间的结构、轴线、历史人文资源等问题[2]。

  自然环境是影响设计区域整体面貌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乡土植物三方面。不同的城市具备不同的地形特征,在顺应这一天然结构的基础上,各城市根据发展需求进行空间二次划分,最终形成独具一格的城市空间结构;气候影响着水文、生物、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是形成各地区地域差别的重要原因;植物是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造景要素之一,丰富的植物群落构成不同地区的植物景观特色。充分尊重并利用原有地形,顺应气候条件,适地适树,是塑造城市特色的必然要求。

  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内的人们通过改造自然等一系列脑力或体力劳动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色成果[3],包含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如,当地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社会风俗等都是地域文化的具体表现。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地域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和其他地域文化在碰撞中相互吸收融合,形成不断演变的动态特征。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恰当地以设计元素为载体传承地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高淳区位于南京市南陲,风景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是中国东部地区十分重要而富有特色的旅游地。同时,高淳以桠溪“生态之旅”被世界慢城联盟授予“国际慢城”称号,这在中国属首例。近年来,高淳区发展迅速,有条不紊地开展各类城市建设活动,城市景观建设得到较快发展。

  高淳的生态环境基础良好,素有“三山两水五分田”的美称。东部以丘陵地貌为主,山林资源丰富;西部地势低平,河沟纵横,以水网圩田为主;中心城区位于中部偏西,环境优美怡人。高淳全域由固城湖、石臼湖和水阳江环绕,既有丰富的山湖资源,又具备江南水乡的突出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水绕淳城、田陵拥入”格局。

  高淳境内水域面积约220平方千米,丘陵总面积约89.5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一直位居江苏省前列。良好的生态基底为各类动、植物生存提供了多样的生境。高淳区拥有大片的林场、茶场、油菜花田等资源,广阔的水域孕育了丰富的水产,当地每年都会举办金花旅游节、固城湖螃蟹节、荷花旅游节等活动,引得大量周边游客来此共同观赏庆祝。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富饶的原乡物产,使高淳成为惬意悠然的“城市桃源”。

  “慢城”起源于意大利,代表现代人对慢节奏生活方式的渴望和对回归生活本质的期盼[4]。高淳区距离南京主城区将近80千米,交通区位优势不太明显,相对受城市化和工业化影响较小,且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基底优越,形成了天然的“市郊桃源”。2010年12月,高淳被正式授予“国际慢城”称号,成为中国首个获此称号的地区[5],“慢城”理念因此在国内传播。经过多年的发展,高淳“国际慢城”形象已深入人心,游客从慢文化产品、慢文化氛围、慢旅游便捷度和慢旅游经济性四个维度都能较为明显地感知高淳传递的慢文化[6]。根据《高淳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及高淳区坚持“立足文化特色,做强慢城旅游品牌,发挥生态优势,打响南京后花园品牌,构建独具江南魅力的美丽淳城”的总体发展思路,可知高淳将一直秉持“慢城”理念不动摇,以构建美丽淳城。

  目前,南京高淳区景观概念规划设计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景观资源缺乏整合,利用度有限。高淳的绿色资源较为丰富,然而面状绿色资源展现出自然野趣的风格特征,量大而集中;线状绿色资源层次结构较为简单,开发利用尚显不足;点状绿色资源风格精致,然而量少且分散。各类型资源的连接有限,需要进一步整合。其次,植物景观绿多彩少,缺乏特色。现有植物资源生态效益突出,但缺乏色叶植物与开花植物,景观效果较为单调,难以充分彰显当地惬意浪漫、“城市桃源”的旅游形象。中心城区绿化密度高,植被拥挤但垂直结构较弱,植物与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尚待进一步挖掘,难以与南京主城区或其他苏南城市的植物景观形成鲜明的形象差别。最后,当地文化尚有挖掘空间。高淳区因水而生,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富,现有景观对此关注不够,缺乏深入挖掘。

  相关上位规划及专项规划文件将高淳定位为南京实现“美丽古都”发展愿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高淳慢文化的渗透宣传与慢城旅游的品牌效应。该设计立足于高淳突出的地域特色,力图充分发挥自然、人文优势,提升绿化品质,将高淳打造成山水相映、林田野趣、花香蟹肥、淳美宜居、悠然自得的“花漫城”。

  特色性原则:以全区生态本底为基础,主动连接自然山水生态格局与城市空间格局,打造高淳“水、山、城”融为一体的特色格局;以植物资源为抓手,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增强高淳居民的地域归属感,彰显慢城文化特色。生态性原则: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好“着力建设全域美丽大花园,彰显如诗如画的生态美”的战略任务,依托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乡土树种调研结果,适地适树,优先选择生态性与景观性兼备的乡土树种,保留当地特色,彰显生态友好。差异性原则:依照中心城区和区镇进行分区,按区域特色分类指导,为建设最浪漫的风景山林带、最有乡愁的农耕田园带、最具吸引力的城边明珠、最生态的城市廊道等丰富多元的景观,提出相应的设计提升策略。

  通过整合高淳区域内人文资源、自然资源,依照设计原则,形成“一心三片四廊多点”的总体规划结构。“一心”指以固城湖为核心,依托固城湖优越的地理位置,充分发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优势,将固城湖打造成融合基础服务、休闲旅游、运动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景观新中心;“三片”指依照高淳境内资源分布特点,将其分为山慢城、水慢城、文慢城三个片区,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设目标和景观特色定位,进一步凸显现有资源的优势;“四廊”则是结合绿道规划等专项规划文件,根据片区特征分别打造田园风光廊、城市景观廊、生态休闲廊和山林风光廊四条景观廊道,以特色植物烘托景观氛围。如,田园风光廊主要位于水慢城片区内,选植水杉、乌桕等耐水湿植物突出水乡意境,并串联区域内的多个节点。

  结合人文景观和城市绿地建设框架,通过搭建城市绿廊,将城市内“点、线、面”三种绿地结合,形成相互渗透的网状绿地结构模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高淳力求在搭建绿色廊道的同时,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7],增添色叶树种、芳香植物等,建设“生态、美观、多彩、幽香”的特色花园廊道。如,位于高淳东部、途经游子山和花山的山林风光廊选取柏树、湿地松、毛竹等高大笔直的常绿植物作为骨干植物,间以蜡梅、萱草等色彩清雅的中下层植物搭建植物群落,贴合区内宁静深幽的苍然涧色形象。

  缤纷的色彩和丰富的观花植物赋予场地天然的浪漫氛围。因此,相关人员应充分梳理现有植物群落,在合理的范围内补充色叶、观花、观果植物,营造四季变化的植物空间(图1、2)。高淳区胥河沿岸利用狼尾草、芦苇等观赏草植物对的黄土进行覆盖,再以矢车菊、金鸡菊等颜色丰富、姿态摇曳的草本花卉点缀,打造了浪漫悠扬的河滨景观(图3、4为改造前后对比图)。

  文化是一个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独具特色的重要条件。高淳立足自身优势谋特色,把握历史文脉、慢城品牌、水乡圩田三个突出的文化特征,打造特色景观,彰显文化底蕴。如,陈毅《东征初抵高淳》勾勒高淳的水乡美景,描写军民鱼水之情,据此选取红梅象征革命精神,与这一历史片段相呼应。

  与江南园林的曲径通幽不同的是,岭南园林的造园更善于运用规整的矩形格局来布置不同的功能性区域,常常以建筑为主,用建筑来包围园林,规模较江南园林要小。岭南地区自古以来的对外开放和通商决定了岭南园林和建筑也非常讲求务实精神,规模虽小,但是功能俱全,满足主人的社交和休闲要求的同时,也克服了岭南当地炎热潮湿的环境。

  岭南园林的山石营造多当地取材,多选石英、蜡石和肇庆出产的太湖石,以观赏性为主。由于岭南园林占地面积较少,故看不到像江南园林较大体量感的土山,常常以假山来堆山掇石,有“不看真山看假山”的特征,这些假山甚至有些不受规整格局的束缚,随着环境和地形的变化而灵活摆放。较多园林还使用假山分割园林,不仅突出了构图的主体性,而且提升了园林审美性,还实现了园林的功能性。

  岭南园林的理水池大多数如顺德清晖园与东莞可园以几何形为主,也有少数打破几何形,以自然形态建造理水,如澳门卢家花园的设计,即是尽量模仿自然形态的山水,从中可以看出岭南园林对江南园林的吸收与借鉴。

  建筑往往是岭南园林的主体,岭南的建筑常常集合了石雕、砖雕、陶塑、木雕、灰塑等工艺作品的特点。岭南庭院大多颜色艳丽,在屋顶脊饰上也往往蕴含着历史典故与预示吉祥寓意的花纹和图案。灰塑是岭南地区园林建设里最有特色的一大亮点。取材于岭南当地的蛎灰、糯米、络麻筋等,色彩艳丽,凹凸感强,雕刻栩栩如生。彩色玻璃大多采用深绿、蓝紫等色,镶嵌在满洲窗上。满洲窗是岭南园林融合了江南园林、西方哥特式建筑元素后的产物。满洲窗的形式受明清时代封建统治时建筑风格的影响,开合方式极其独特。彩色玻璃既有满洲窗的特色,又与西方哥特式建筑的花窗类似,体现出岭南园林对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哥特式风格的相融相生的特点。

  与江南园林在植物造景配置重意境美相比较,岭南园林体现出务实、世俗审美的特点,这是由于岭南地区经济发达,园林主人大多经商,园林便成了主人炫耀财富和地位的社交重要场所,故园林的植物配置颜色绚丽多彩,有入世的特点。岭南园林的植物种类以乡土荫木、果树为主,也有引进江南地区以及其他地区的树木种类,如银杏、龙眼、白兰、罗汉松、豆蔻、苹婆、鸡蛋花、紫藤、鱼尾葵、木菠萝等植物。

  岭南古典园林具有丰富深厚的能量,为广东滨海景观设计规划提供大量的规划设计灵感与素材,也是广东地区滨海景观带进行传承文脉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广东滨海景观带在进行设计规划时,需要因地制宜地将岭南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公众观念、社会经济融入广东滨海景观的设计中,将其注入属于岭南当地的灵气与文化。同时,通过不断融合与推陈出新,岭南园林充满活力和生命力,营造出具有独特性的滨海景观景象。

  岭南古典园林不仅是岭南地区更是广东景观园林中的精华与灵魂,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不断蓬勃发展,国人文学内涵与修养也不断提高,人们不仅仅局限于单纯寡味的游玩,追求具有更多文化聚集的圣地,但又由于国内与国外文化的不断交流,各地的差异性不断减小,这就更加要求广东滨海景观在设计规划中应该显示出属于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增加城市的辨识度。

  2.3广东滨海景观带的规划设计是体现岭南古典园林元素重要的载体岭南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岭南园林更是岭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使岭南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下去,需要一个载体来展示其深厚的底蕴,广东滨海景观带的规划设计就是一个极佳的选择。广东滨海景观带是广东面向外界的大门,也是广东地区一张亮丽的名片,广东省应该紧紧把握这个文脉,将岭南园林中的文化精髓融入规划设计中,将岭南园林吸收的中国园林以及欧洲园林精髓通过滨海建筑、水体、植物、小品展示出来,从而让人们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在休闲的时光也能受到文化的熏陶。

  每个滨海景观都应该有其明确的主题,明确的主题可以给游客带来鲜明的识别感与个性感,可以体现出景观地点的内涵感,如同乐曲的旋律,作为乐曲的灵魂一样的存在。在做主题定位时,结合岭南当地的神话传说、信仰、名人名事等,切不可抛弃一切历史文脉来做创新,这样的规划设计是毫无内涵可循的。例如湛江的滨海规划设计,需要考虑加入当地的龙舟文化、年例文化、天后神话等一系列具有辨识度与地域性的文化元素。不仅传承延续了传统文化,且百姓也有需求来认识与了解、研究与传承传统文化。

  海洋娱乐是海洋活动与海上探索最吸引游客的地方,然而国内对于海上娱乐项目的发展却极为有限,这一方面与城市产业方式定位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滨海旅游规划的不成熟性。这无疑加大了陆地海洋项目的开发,从而降低陆地的利用率,且投入与产出的效果略让人失望。所以,了解广东滨海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情怀,结合当地气候、浪高、风速、降水与海洋生物种类等内容来可持续开发当地的海洋娱乐项目,成为滨海景观规划的首要任务。

  海岸线景观一般有直线型岸线、内弯型岸线与外弯型岸线。广东地区内的汕头便是内弯型岸线,在规划中需要考虑如何利用汕头的内弯线使相对的两岸形成对景。

  地形地貌是整个滨海景观进行设计方向定位的关键要素之一,空间层次感与空间的立体感同样受制于地形地貌。因此,把握地形地貌的特点,将设计融入到地形地貌中,与岭南当地自然条件和人文情怀相结合,才能在设计中体现出具有岭南特点和风貌的广东滨海景观带。

  滨海道路是滨海景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将各个景点合理地串联起来,不仅可以引导游览和组织空间,还有交通联系与散步休闲的作用。道路设计首先要考虑气候条件、水系、地形地貌的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其次是岭南地区务实求真与经世致用的文化思想影响。一方面,岭南园林大多与建筑组合在一起,总占地面积小,不仅要满足居住的要求,还要满足观赏的游玩功能。另一方面,岭南地区在明代以后受国内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逐渐南移、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的影响,人们的经济意识越来越强,开始摒弃传统的精神文化符号而追求具有实际内涵的商品,故许多岭南园林中的道路呈现出几何的、极具实用性的园林特征。在兼具了岭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怀后,有意识地将海水、沙滩以及海岸线周围的红树林景观融入到滨海景观的设计理念中,既融合了岭南园林中独居的岭南元素和岭南风味,又与海洋的元素相结合,呈现出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建筑是滨海景观中最能体现当地风土人情与文化特色的要素之一。在进行滨海地区的建筑设计时,要注意因地制宜,结合岭南地区当地的气候、地理、人文等因素,让滨海地区的建筑成为表现岭南文化的承载物。例如岭南地区有高温、多雨、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湿热是其主要的特征,故岭南地区建筑一般朝南或东南方向,并在南北向的立面上设天窗,天井庭院也实现通风和采光,利用烟囱效应来解决建筑通风问题,室内也尽量不用封闭的砖墙来作隔断,多采用不到顶的空格门窗或隔断来保证良好的穿堂风,使室内空气变的凉爽。在装饰方面,考虑采用岭南地区特有的岭南石雕、岭南砖雕、岭南木雕、陶塑、灰塑与岭南蚀花玻璃等元素来进行装点。这既体现和适应了岭南地区的自然环境,也表现出对岭南文化的延续和发扬,是名副其实的岭南建筑。

  岭南地区的建筑小品常常具有实用与观赏的双重作用。如岭南园林常见的规整式的花基与花台,高度常有30cm和60cm两种规格,基于这样高度的花基与花台,不仅能丰富空间层次,又可以放置盆景植物,同时还可以供人坐下休息,充分发挥了建筑小品的实用性与观赏性。在进行滨海园林建筑的小品设计时,应将其传承发扬,实现滨海景观的实用性与审美性。

  北方滨海景观常常使用针叶树和落叶阔叶树的乡土树作为首选植物,而广东地处亚热带,常以木棉为乡土树种,树干壮硕,花大而红,艳而不媚,桀骜的花朵被誉为英雄花,显示出气宇轩昂的气魄。利用植物文化来塑造滨海岭南园林景观与文化意境,就要多选择具有含义和人文情怀的植物,例如喻意百折不曲的竹,被称为英雄花的木棉等。也要考虑广东地域和纬度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植物,例如阳江及以南的滨海景观带应考虑加入气宇轩昂的大王椰来增加景观的视角高度,又如容易营造氛围与意境的细叶榕,也可采用树菠萝、芒果、荔枝等经济作物。

  岭南古典园林从西汉南越王朝开始萌芽一直到近代园林,积累了深厚的文脉与文化,形成独具一方特色的实用性古典园林,并与江南小型私家园林和北方大型皇家园林并列成为中国三大园林。正因为如此,岭南园林必定是广东滨海景观带在做规划设计时的灵感之源,岭南古典园林元素的运用,可以增加滨海景观的内涵,并带动广东地区海洋经济的增长;广东滨海景观的规划设计,同样也作为岭南古典园林元素的重要载体展示在人们面前。

  [1]杨小漩.滨海景观地域性规划设计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3.

  [2]梁明捷.岭南古典园林风格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3]李晓雪.基于传统造园技艺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6.

搜索